top of page


李小龍
Bruce Jun Fan Lee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李小龍,本名李振藩(英文:Bruce Jun Fan Lee,1940年11月27日-1973年7月20日[2]),國際著名華人武打演員、導演、武術家、截拳道創辦人及著名香港粵劇丑生李海泉之子。武術宗師葉問門生。生於舊金山唐人街東華醫院,年少時期在香港九龍生活,並且參與演出過多部香港電影。1959年,18歲的李小龍到美國留學、主修哲學,留學期間,他邊開展武館授徒邊磨煉武術,又客串演出過多部美國電視劇。他的努力表演改變了亞洲人在美國影片中的形象。[4]1970年,李小龍獲得香港嘉禾電影公司鄒文懷邀請,回到香港主演以功夫為題的動作電影《唐山大兄》而大獲好評,李小龍迅速展開其知名度。此後他主演了《精武門》、《猛龍過江》、《龍爭虎鬥》及《死亡遊戲》,此4部半動作電影震撼了整個影壇,而且在國際上迅速聲名鵲起。

李小龍表示,截拳道是武道哲學,旨在指引人走上自我解放、思想解放、心靈解放的自由之路。[來源請求]他意在破除一些武術舊習,走出一條新路。他認為「截拳功夫」這一名稱帶來了很大的限制,於是改名「截拳道」。他對於這個名字依然不滿意,因為這一名稱依然具有一些限制。[40]
李小龍從實戰出發,以中國武術詠春拳之拳法為技術基礎,吸收世界各派系搏擊術之精華,以武入哲,創立截拳道武道哲學。這種武術觀念,在當時專以套路為主的中國傳統武術環境,有極為重要的價值與意義。但就整體而言,李小龍的武術體系雖具備務實的武術思維與實戰概念,但並未具體落實,建立出一套具有完整訓練體系與專有攻擊技術的特殊武術方式,可供後人學習並檢視。[來源請求]
1996年1月10日於美國華盛頓西雅圖由李小龍遺孀琳達、女兒李香凝聯同13名李小龍親傳弟子,5名第二代門人組成「振藩截拳道」(Jun Fan Jeet Kune Do)核心。其後,李小龍遺孀琳達夫人在《振藩截拳道與截拳道》一文中,強調對「振藩截拳道」的唯一定義是:李小龍畢生所學習及教授的技術(包括物理和科學技術)及哲學(包括心理、社會及靈性上的學問),振藩截拳道的精要所在是李小龍綜合其畢生格鬥的理論、技巧、訓練方法及思想精神,是李小龍通過武術而達到的個人進化及自我啟發的過程。此是迄今為止世界上對「振藩截拳道」最精當的定義。(參閱琳達夫人論文《振藩截拳道與截拳道》)[來源請求]
就當代武學的研究與創發而言,截拳道的思想與理論無疑是極為珍貴且重要的務實創見,但就李氏本人近十幾年來逐漸被神化成無敵的武神信仰而言,恰好與李氏生前務實而不講求虛幻的武學追求態度,形成強烈的對比。這不但對其武學而言是一種諷刺,對李小龍本身,恐怕也是一個始料未及的結果。

bottom of page